English

从出版物看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

2000-07-0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

藏民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一样,是中华文化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,通过广大人们群众和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,藏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充分地发展。而作为文化的载体——藏民族古代文化典籍得到妥善保护和充分利用,藏学研究成果出版物不断丰富这一事实,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

据国家图书馆孙蓓欣副馆长介绍说,目前,在国家图书馆的善本书库中,保存有藏文古籍图书4千余册,作为馆藏精品,它们在恒温、恒湿的环境中得到了极为妥善的收藏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伴随着藏文出版事业的发展,馆藏藏文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,仅1984年以后出版的藏文图书,书库中就有9千多册,供读者借阅。同时,还有1千余册可供读者开架阅览。为了方便读者,国家图书馆特设了少数民族阅览室,其中收藏了大量藏文和有关西藏研究的图书。

新中国成立以来,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藏学研究进展又如何呢?《中国藏学书目》及其续编的编纂出版,或许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一问题。《中国藏学书目》收录了不同时期祖国内地有关藏学研究的藏文、汉文、英文图书的书目,并用这3种文字对每一本图书作了提要性的介绍,基本反映了我国藏学研究的概貌。该书目编辑委员会主任、国家图书馆马惠平研究馆员通过一组数字,具体说明了近年来藏学研究的迅速发展:《中国藏学书目》(1949年10月至1991年12月)42年共收录藏学研究图书藏文本663种、汉文本813种、英文本21种,而其续编(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)近4年中,同类数字已经分别达到297种、411种和8种,出版这些藏学研究图书的出版社遍及全国,数量超过了200家。马惠平说,通过《中国藏学书目》,可以清楚地看到,新中国藏学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藏学大五明(工巧明、医方明、声明、因明、内明)和小五明(诗词、词藻、韵律、戏曲和历算)的范畴,已经成为对藏族及其社会各个领域的研究,同时,藏学研究更加切中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,研究的专题也更加深入。

作为在藏族文化史方面颇有建树的藏族学者,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局长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丹珠昂奔,以亲身感受驳斥了所谓“西藏的文化遭到了灭绝”的谣言。他说,新中国成立以后,推翻了西藏封建的农奴制度,使人民获得了作人的尊严,这是西藏文化发展的基础。今天的藏文出版物,改变了以往几乎完全是宗教典籍的格局,一方面使藏族文化精华得以全面地传承,另一方面,引入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,由于人民大众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,因此,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更新,同时也是观念的变化。“藏文化遭到灭绝”之说纯属无稽之谈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